地区考研复试

#新传保研[超话]#新传保研系列夏令…来自猫哥北大新传考研-微博

概念解析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的一个有关舆论形成与扩散过程的理论。
这个理论从社会控制的层面,探讨了意见环境、群体压力对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即个体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出于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倾向于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屈从于多数派的声音和观点,这种屈从最终促成了公众舆论中优势意见“一面倒”现象。
?三个基本命题?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就会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时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理论的要点?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理论的特点?
??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在诺依曼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的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状态。换句话说,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理论的评价?
主要缺陷
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持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利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
主要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概念延伸
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应用和普及,“沉默的螺旋”在网络语境下的适用性问题,也引发了中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大体而言,主要分为两派理论观点:一派观点偏向于“质疑和否定”的立场,研究者基于互联网表达平台的“匿名性、零门槛、民主化、低管控”等特点,质疑“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中作用机制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等观点。
另外一派观点则指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语境下并没有消失,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社会孤立恐惧、群体压力程度的变化、意见中坚分子的角色突出,还有“沉默的螺旋”作用机制在特定议题和领域中的强化等。
学姐个人比较认可第二种观点,即认为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是作用的具体机制发生了变化。
比如在微博上,很多看似统一的观点并不一定是现实中大家真实的看法。因此,为了全面的了解大家真实的想法,我们要学会尽可能地破解网络舆论中“沉默的螺旋”效应。

如何破解网络舆论中“沉默的螺旋”效应
1.适当营造“观点的自由市场”,通过“反沉默的螺旋”来破解“沉默的螺旋”困境
?“反沉默的螺旋”的作用机制在于突破“沉默的螺旋”所造成的表达压力机制,通过提供更多元的意见表达和选择机制来诱导原先被“沉默”的网民点赞或者发声。因此,通过营造 一种相对自由的言论环境,建立相对自由的“观点竞争”市场。然后,对比测试不同观点市场的舆论反应,以客观评估网络民意的倾向性。
2.政府机构应当致力于打破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尽可能地围绕公共问题搭建沟通的平台
在一个开放、平衡而多元的意见环境中,“群体极化”及“回声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不同意见的公开呈现、相互碰撞和制衡而得到缓解。而在这种多元意见竞争的市场中,治理主体应当在坚持制度、文化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当一个“不偏不倚”、中立的“仲裁者”角色,鼓励不同的声音呈现。
如果过分“厚此薄彼”,不仅会导致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或转向沉默、或采取更为隐秘的表达和集合方式来逃避舆论规制,而且容易导致“优势意见”主体的极化效应。
具体的路径和策略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 :通过制度规制及文化引导的方式,降低网络“极左”和“极右”两种极端言论的发生概率;创造立场客观而中立的“媒体”典范 ;通过不定期网络“听证会”的方式,打破不同立场、观点之间的壁垒,创造公共平台,邀请观点、立场不同的几方言论主体加入,确立发言规则,就政府决策进行观点的交流、碰撞和探讨。通过营造公共领域,加强不同立场观点主体之间的交流,促进协商理性,降低群体极化效应
3.借助于网络调查问卷方式
网络调查问卷的设计问题要比较全面,兼顾到网络中所有可能存在的意见市场。这种通过数据填写来表达观点和立场的做法在匿名、事先无法看到周围意见环境的状况下,一般较少受到“沉默的螺旋”作用机制的影响。
当然,为了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问题和选项的设计要尽可能地多元、问卷的发放和调研对象也需要尽可能广泛地覆盖。
不过对于另一种说法,学姐认为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反沉默的螺旋”是这种观点主要的代表理论,其是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的一种颠覆,也是新媒体技术赋权下个人能动的意见表达。
反沉默的螺旋:指在互联网虚拟社区平台上,持少数派意见的网民即使面对优势意见的压力,也不再选择沉默,他们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伴随着传播过程的发展以及相互间交流的深入,这些少数派所持有的观点也可能会被更多的人认同并接受,使沉默螺旋发生逆转,形成“反沉默螺旋”模式。
?具体表现?
1.受众个体意见表达意识不断增强
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使受众本身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这种环境下,受众个体的意见表达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继续保持沉默或者“被”趋同,而是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实现了与他人的交流,在广阔的网络世界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评论分享。如果说这类受众在最初表达意见时还存在一些顾虑,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互动性则让他们的顾虑大大降低,害怕被孤立的心态渐渐被表达自我的意识所取代。
2.受众个体的从众心理逐渐淡化
心理学认为,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而“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传播的垄断,网络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网络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趋向双向、平等。
参与传播活动的受众个体变得相对独立,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个人可以对某个事件或问题进行评论,对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可以屏蔽,甚至可以删除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评论。
3.受众个体的网络影响力逐步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在受众与传播者的互动中形成了一种可以推动舆论更加趋向于事实真相的力量。美国传播学者莫斯考维希认为,这种力量表现为受众群体中的小部分人以坚定的意志、一惯性的主张、强烈的态度,可对整个受众群体产生有利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力,推动新的合力形成。
在这种情形下,原本占据多数的受众群体不再长期占据强势地位,小部分受众群体不再一味保持沉默,而是积极寻找有利于自身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孙瑞祥,孙卫华.如何破解网络舆论中“沉默的螺旋”效应[j].青年记者,2017(30):37-38.doi:10.15997/j.cnki.qnjz.2017.30.015.
[3]陈丽芳,郭奇文,陈默.新媒体时代“反沉默螺旋”现象与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出版广角,2019(22):83-85.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2.026.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