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复试

本科“双非”,考研上985也被瞧不起 大学985和研究生985差距大

孩子要读大学已经是所有家长的共识,为了让自家孩子读一个理想的大学,从小学到高中投入几十万甚至近百万也并不稀奇,整个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付出什么都愿意。

我国的大学也分不同“层次”,由于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我国的大学也都被划分进了不同的教育工程,众所周知的,有211大学、985大学、还有“双一流”、C9学校。

我国的985大学只有39所,对于每年近千万的高三考生来说,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相对应的就有人读了“双非”大学。

本科“双非”,考研上985也被瞧不起?

所谓“双非”大学就是说,这些大学既不是985又不是211,没有任何“品牌”。大家都知道能考入什么样的大学就靠一次高考的分数,可以说是“唯分数论”的。

不过考试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分数会被很多因素影响,平时的学习成绩肯定是一个方面,各科掌握到什么程度,是根本性因素。

可不是所有的好学生都能如愿考出拔尖的成绩,很多人由于心理状态不好,或者当天身体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考试分数,造成最终成绩的不理想。

所以有些学生考进“双非”大学并不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够,只是因为当时的考试成绩不够好,这些学生到大学调整好了状态之后,并不会因此放弃在学业方面的发展,一般都会积极争取考研深造。

不过既然大学分出了不同的“档次”,人们看待不同大学大学生的眼光还是有差别的,就算是考上研究生,人们也会注意这个人的本科“出身”,“双非”大学生读了研,还会被瞧不起。

“双非”本科考985被歧视,读研也难改变

考研分成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只是一块敲门砖,要读上一个好大学的研究生,有相应的导师能接收也很关键。

大家都知道考研的竞争越来越大,985大学本身就有很多学生考研,这时候大学就要每个人身上的一个“标签”,名牌大学的老师也都会更喜欢985大学的学生。

在面试时,在“双非”的学生和985学生表现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双非”就可能会被歧视,因为大学不够好的原因而被淘汰。

而即便上了98

5的研究生,过了导师这一关,在同学之间由于本科“出身”不同,也会被本校学生瞧不起,开始可能也拿不到好的科研资源。

这样的情况很难避免,985大学生“傲娇”的资本在哪里呢?他们的大学确实与众不同。

大学985和研究生985差别很大,读书环境太不一样

有位大学老师说,本科所学习的东西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这里面既包括本科所学习的知识,也包括大学读书的环境。

本科就读985会接触到非常优秀的教授,甚至是各个领域知名的学者,能够了解到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优质的教师资源带给学生的熏陶就是与众不同的。

刚上大学的人可塑性很强,与优秀的老师进行互动,相互探讨,学生们会受到非常正宗和专业的学科启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想的梳理都影响深远。

四年本科的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已经基本成型,升入研究生时,已经有不少固定的思维模式了,就算是升入985大学,也不会接触到本科生那么广泛的资源。

而且985大学还有非常丰富的学校活动,往往都是国家甚至国际级别的,这些机会普通大学都很难得到,因此985大学学生的历练与眼界确实都更有优势。

大学不是985,应该继续努力吗?

985大学数量到底有限,总的来说,还是普通学校的学生更多,如果一个大学生将读研纳入人生规划,那么大学就只是求学的“一站地”,不能就此停留,还是要继续努力。

很大大学虽然学校是“双非”,可是也有一些支撑学校发展的“王牌专业”,进入到这些专业读书也能接触到比较优秀的教授,一定要把握这样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

大学的学习成绩依旧很重要,不管大学考得是否满意,都不要让既定的结果继续影响自己,而是要投入学习中,争取靠前几名的绩点排名,你会发现大学还努力学习的人并不多,你的付出很容易有收获。

也要争取各种名誉的评选,比如党员和各类奖学金,这都是为以后做准备,如果大学生以后考公或者到体制内工作,这些荣誉都会成为有力的背书,帮助你向前一步。

总结:虽然大学有名牌的不同,可“双非”大学生不应该就此给自己贴上“不值得”的标签,而应该从已经掌握的资源开始,最大限度利用它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歧视和偏见可能会存在,那就把他们当作自己奋斗的动力,每个人最终需要负责的都只有自己的人生。

今日话题:你认为“双非”大学生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