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

二战清华踩坑失败,非典型咸鱼调剂上岸经验考研备考复试法理学…

原创文章,已得到独家授权,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编者按:清华比较法与法文化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常年仅招收一人,客观情况使得该方向的完整经验贴很少。本文作者备考了两年,虽然最后未能成功考入该校该专业而选择调剂上岸,但是对于意向报考清华或者对比较法与法文化专业方向感兴趣的考生来说,一份完整且详实的经验贴弥足

珍贵,本文作者介绍了该专业及备考的基本特征、各科推荐选用的备考书及考察重点等内容,相信可使考生受益良多。
作者简介
快点去减肥女士,本科石瓦坡坡民,有个德语双学位,绩点不知道多少,年级排名中间晃荡,奖学金一次,四六级已过,二战期间过了法考客观,不属于成绩好的学生,在某校级组织任职三年,应该属于非典型咸鱼。二战清华比较法与法文化总分373,现调剂到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目录
前言
一、择校与备考
二、备考的基本情况及自我反思
三、专业课备考参考书及考题特征
四、公共课
五、关于是否选择双考
六、调剂
结语
前言
我的两年考研经历不管怎么看都非常drama,然而最后我和清华复试还是差了十分,回顾这两年的经历发现自己踩了许多坑,这也注定了我的失败,最后调剂能顺利上岸,除了幸运外,可能也有一些做得对的地方。我两年都报考了清华大学的比较法与法文化方向,由于这个方向招生人数常年稳定在一个(22年意外地有人放弃保研名额因此招了两个),研究方向也很冷门,以至于网上几乎很难找到该方向的经验贴,因此还是想和考比较法与法文化的同学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踩坑经验)。
一战裸考只记得法综104,专业一107,现附上二战的成绩单:

01
一、择校与备考
本科时几乎无人不学法,即使是别的专业的学生也会在大一考虑转到法学院,一堆人学法的后果就是整个学校就是一个plus版的政法高中。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氛围,并且我偏执地认为只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并不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我需要接触理科知识来拓展我的思维方式(此处仅为个人观点!)。
再加上高考时明明可以去985却放弃,必须承认就业时985确实比双非选择面更广,因此为了弥补遗憾,我择校倾向于理工科较强的985。
我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要考那我就去考个最好的学校吧,再加上理工科强,美美选择了清华。
比较法与法文化方向初试只考四门,法学综合卷(法理学、宪法学)和专业综合卷一(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复试考察比较法总论。
这个方向只有清华有,据我的了解,清华的比较法与法文化方向应该是兼顾法律史与比较法,人大法大的法律史与比较法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清华没有单独的法律史方向。这个方向偏理论性研究,如果不是真的喜欢不建议选,属于冷门方向。
很多学校在本科时没有开比较法,如果想粗浅地了解比较法可以在b站听听比较法总论的课程。比较法与法律史的关系极其密切,清华这个方向的导师大多也都是法律史的专家,因此如果对法律史感兴趣又想考清华的同学也选择可以报考比较法与法文化方向。
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比较法与法文化方向,推荐阅读茨威格特的《比较法总论》、高鸿钧、李红海主编的《新编外国法制史》、高鸿钧、赵晓力主编的《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聂鑫老师的《中国政治法律史讲义》、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还有鲁楠老师、苏亦工老师、陈新宇老师和聂鑫老师的论文,
同时,这几本书和老师们的论文也是复试的参考书目。清华法学学硕在报名时的专业代码都是030100,这点在调剂时有利有弊。
我最终选择比较法与法文化是因为我一直非常喜欢历史,当初如果不是父母不同意我可能真的跑去西北大学学考古了,既然学了法,那我就去学法律史吧,清华没有专门的法律史方向,那就选择与法律史密切相关的比较法与法文化吧。
踩坑之处:这里还是建议大家理性报考,985类高校本身学硕招生人数就少,只招一个人的方向风险更大,因为你真的不知道竞争对手能考多高,今年进复试的两人第一名总分414,到了第二名直接就383了,而去年的线还是370。
比较法与法文化也成为今年清华为数不多分数线上涨的方向,出分后我还觉得可能有机会进复试,事实证明我太过天真。
02
二、备考的基本情况及自我反思
(一)备考的基本情况
预备阶段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信息闭塞。清华在20年和21年分别进行了试卷的改革,21年回归了传统的二级学科招生模式,所考的科目也进行了调整,法学理论、比较法与法文化、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环境与能源法学的考试科目都是法学综合卷(法理学、宪法学)和专业综合卷一(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过少的招生人数使得可参考的经验约等于零,于是我决定分科目寻找经验贴,从各类经验贴里寻找我需要的内容,其他三门还算好找,法律史相对较少,我最后决定通过研究真题来备考法律史。
一战备考时间为2021年3月到10月底,二战备考时间为2022年10-12月,整体来看我的备考时间是非常松散的,一战由于在校级组织任职并遇到很多新要求,以至于我21年上半年全身心备考时间只有3月和4月,这两个月学完了英语语法,背完了单词,专业课看完了一轮书,我们院大三下的课安排的比较友好,集中在周一到周三,没课的时候每天的学习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5月忙于校级组织的工作,6月忙于结课和期末考试,等到重新投入备考,却又遇到意外被迫从学校回家,在家效率极其低下,仅完成了法律史的笔记整理,部分法理学和宪法学笔记整理。9月返校后重新阅读行政法的书,同时每天做一套英语阅读真题,10月中旬完成了所有科目的笔记,完成所有笔记的第二天早上,右胳膊抬不起来,去中医院扎针灸后缓解,10月底回了趟家处理一些私事,11月开始身体出现严重的不适,无法坐着低头超过五分钟,精神也处在崩溃边缘,最后决定放弃。一战备考期间,法律史的书和笔记总共细致(这点很重要)阅读了5-7遍,宪法学行政法均阅读3-4遍,法理学仅阅读3遍,我认为这些较为精细地阅读为我二战重新备考清华奠定了一些自信。
二战我决定双考,一开始我准备的是北航民商,由于法考主观题延期,我担心22法考会和21年一样延期到考研前一周,北航专业课要考八门,背诵任务极其繁重,我本身很讨厌死记硬背,再加上一直对一战最后关头放弃非常遗憾,再加上我记东西比较快,清华考的科目也比较少,于是脑子一热报名时报回了清华。二战备考清华的时间满打满算可能只有两个月,十一月底被拉走隔离,隔离出来放开阳了,十二月直接报废,原本打算最后两周背的内容全都没背,反映到试卷上就是专业卷一考了六十分的盲点(法律史15分+行政法45分),只能凭借以前仅存的记忆答题,最终结果也比较糟糕,专业一只有114。
(二)自我反思
这里有几个坑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
1.该放弃的东西一定要放弃,尤其在校级组织内任职,我那一年正好赶着要推各种活动,我的性格又不允许我完全不理会这些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是每个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普通人决定考研就一门心思考研,其他都先别管了!
2.保证一个健康的身体,因身体原因最后放弃是非常遗憾的,退一万步说研可以考不上,身体不能不养好。
3.不要拖延,我们无法保证我们的备考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打扰我们的复习,因此备考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同时不要把背诵任务全都挤压到12月,以免出现各种意外。
4.焦虑是正常的,感到焦虑的时候坐下学习就行了,没有完成任务或者手机看多了也要学会原谅自己,每周适当地给自己放个假,稳住心态考研就赢了一半。
03
三、专业课参考书推荐及考题特征
(一)法理学
参考书为《法理学》高其才著,去年出到第四版了,法理这一科这一本就够了,最重要的是真题,这一科真题重复率相当高,真题涉及的知识点必须要掌握,中特法治相关的内容也建议深入学习一下。
(二)宪法学
《宪法学讲义》林来梵著,宪法也是只要这一本就够了,因为时间不够我没有看林老师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有时间也可以翻一翻这本书,但核心还是《宪法学讲义》,林老师去年在微博上说第四版已经在审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宪法学出题很灵活,死记硬背知识点还真不一定能有多大的发挥,当然对知识点熟悉是答题的基础,我个人建议要深入理解书里的内容,这样在答题时,一道25或者分值更高的题目才能拿到理想的分数。
我的宪法学和法理学没有进行系统的背诵,多数时间在看法理学的真题和林老师的书以及自己整理的笔记,最后只有122分也跟我没有进行系统背诵有关,我过高地预估了自己的总结能力,事实证明,背诵是答题的基础,理解与应用才是拔高的关键。
(三)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史》曾宪义主编,人大蓝皮,里面内容过于繁杂,可以第一轮用来扫盲式阅读,后面就要结合真题,重点阅读一些章节。
这一科中重者恒重,考点主要集中在西周、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清末以及民国,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法经、商鞅变法)秦朝(云梦睡虎地秦简)也有几次考察。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押题的重要性,清华近两年法律史的分值很固定,都是15分的论述题,一共5题,那么老师就不会考一些过于细致的点,这种没有论述的必要,而且题干都很简洁,因此我大胆推测清华法律史重视对历朝历代的基础制度或重要法律改革以及法律文化的考察。
比如22年考了十恶,21年考了八议,那23年极有可能考七出或者法经,最后两个知识点都考了,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点能够撑起15的分值,考生才能有话说(再次强调该观点仅供参考)。
还有一点,大多数制度横跨多个朝代,这样的制度(比如八议、十恶、朝审等)要学习掌握它的发展历程,比如我在答朝审时可能会一笔带过它的前身,我认为这样在答题时思维会更加开阔,论述也会更加完整。
法律史的真题重复率也较高,建议所有真题出现过的知识点要全面掌握。
法律史还有几本补充书,有时间的话可以作为补充阅读:
《中国法制史讲义》聂鑫著,读起来非常舒服的一本教材,很有启发意义,阅读时可以学习老师的行文思路,从而运用到答题中去。
《中国公法史讲义》聂鑫著,内容与《中国法制史讲义》有重叠部分,但关注点在公法领域,时间充足建议阅读。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集》赵晓耕主编,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对于备考清华的法律史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里面的简答论述题,因为法制史的题目这本书里几乎覆盖了百分之八十,有一年考到了明朝“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曾宪义版教材里对这个点论述的非常粗略,练习题集里的答案更为详细,可以直接作为补充内容,也可以学习论述题的答题思路。
最后要重点关注一下聂鑫老师当年的论文,去年考的清末司法机构改革,聂老师22年的论文其实都有涉及。
(四)行政法学
《行政法讲义》余凌云著,不算很好读的一本书,但读第二遍就会感到“通了”,这里建议如果行政法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不要上来就读这本书。这本书很重要,尤其在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等内容上,有些地方存在与其他教材存在不同观点,考清华的同学还是以余老师的观点为准。
《行政诉讼法》何海波著,很厚,但这两年都考了行政诉讼法的内容,并且分值很大(今年是45分),这本书里大多都能找到答案。我这两年重点只放在了余老师的书上,忽略了对行政诉讼法的复习,这算是我踩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田思源著,这本书我大致翻了一下,很薄,很好读,但这本书有点老了,我主要阅读的是基本理论部分。
行政法的备考也要注意热点,一些法条尽量也熟悉一下。也要关注一下余老师何老师的论文,我认为论文可以不去阅读,但论文是一个风向标,说不准就考了某一个点呢。
专业课一中行政法出题非常灵活,神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从两年的结果来看,清华重视的应该是思考方式,看答题人能否自圆其说,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自圆其说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这一点在一战时非常明显,一战的行政法我有一题完全没写,另一道题仅仅作了简单的论述,可能都没有两百字,两题共40分,但最终我的专业卷一是107,这样的结果可能跟我法律史的基础比较牢固有关。二战法律史也忽略了基础,清末的内容没有进行全面的复习,最后只能看着15分从手中溜走。
总体来看,专业课的复习还是要稳扎稳打,同时重视真题,通过阅读教材学习答题思路,答题时兼顾深度和广度。
我本人每一科都是先阅读一遍教材,再边看教材边整理电子笔记,这一笔记整理完后我脑子里所有知识点都有了框架,后面要做的就是去细化这个框架。可惜我眼高手低,没有踏实背书,这点对考研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04
四、公共课(ps:清华公布公共课小分真的非常友好)
(一)英语
英语67分:完型7.5,阅读28,新题型10,翻译7,小作文6,大作文8.5
英语我没什么经验,只有教训:
1.单词是基础,每天坚持背单词直到考研当天。
2.阅读是天,再怎么强调阅读都不为过,我二战只做了近六七年的真题,最后是28分,这个分数在清华的竞争者中属于非常瘸腿了,阅读的关键应该在单词和做题方法上,做题方法的话时间充足可以听课试一试。
3.新题型,主打一个随缘,这一部分比阅读简单,阅读能搞好,还担心什么新题型。
4.完型,也主打一个随缘,每天做一篇保持题干,一题就0.5,性价比不如一题2分的阅读。
5.翻译没时间可以不用单独练,我没练过翻译最后得了7分,在准备阅读的时候可以顺带翻一翻,单独训练性价比不高。
6.作文很重要,一定要练,我两年一共写了四篇作文,两篇在一战的考研现场,两篇在二战考研现场,最后二战的大作文只有8.5分,小作文6分。
7.考前尽量掐表模拟,我今年做完阅读后只有15分钟的时间可以写作文了,最后只能安慰自己,一分钟一分已经回本了。
(二)政治
政治:选择40,单选错4个,多选错3个,主观30.
和朋友们聊了一下,北京压分情况很严重,加上今年选择题比较难,大家的政治考的都不是很理想。
我准备客观题很简单,买了一个政治刷题软件,把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都做了,把所有不会的知识点全都整理了出来,考研一千题和历年真题也是,除了时政性非常强的知识点,其他知识点和模拟题一样整理出来,整理完导出pdf手机上有时间就翻出来看,非常方便。
我今年的政经错的很惨,时间够的话,这一部分还是要好好学一学,毕竟考研高考化,多一分可能就是天堂,少一分可能就是地狱。
主观题没啥经验可谈,肖四刚背了几题就阳了,在这里感谢我的高中政治老师吧,他教的答题方法到现在我都在用。
05
五、关于是否选择双考
法考如今题目越来越综合,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双考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时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清华初试科目较少,无法很好地覆盖法考的知识点,个人建议如果一战清华,可以考虑放弃法考,如果二战,可以尝试双考,或者尽量考过客观题,这样即使走到调剂或者失败找工作也会有一定筹码。
06
六、调剂
确定不能进复试后,我就开始准备调剂。我对调剂学校的要求只有两个,一是尽量离我家(安徽)比较近,二是学校层次不要降级太多。
调剂本质上就是一场信息战,于是我搜集了过去三年的调剂信息,并筛选出自己能接受的学校重点关注,一般来说,政法类院校有调剂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并不是一定没有,今年西政和华政居然都有调剂名额,华政甚至还有学硕的调剂名额,如果信息闭塞可能就会错过这样的信息。
调剂时一定要利用好各类平台,除了研招网、学校官网,我调剂时重点关注了几个微博账号:青苗法鸣、青法在线、法律界的小星光、添橙法学、弘文馆大学士,这几个博主会实时更新各类调剂信息。
同时也要多加几个调剂群,里面会有各类调剂信息,从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最好将其可视化,做成一个excel表或者写一个备忘录,实时更新。调剂系统开了之后把握住第一轮(前12h),可以关注一些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可能会有较多调剂名额。
选择方向时,没有特别要求,030100应该是什么方向都可以调,选方向时可以遵循广撒网重点捕捞的原则,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向调剂,不然一天速成某法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调剂成功的可能性也较低。
最后,我要提醒对调剂抱有幻想的同学,调剂时的竞争对手可不仅仅有法学生,还有公安学等03大类的学生,如果调剂院校只看分数,那么0301的学生很有可能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我今年第一场复试一共有八人参加,我所知道的就有四位同学的一志愿是公安学,并且分数都在380以上。
我今年收到的复试通知的两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初试分数,没有过多考虑一志愿学校与本科院校。
不得不说,我的调剂也非常drama,我总共收到了两个学校的复试通知,都是在我当天决定放弃调剂准备干别的事情的时候收到的,这一点也告诉我们调剂的时候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而我收到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调剂复试通知更为drama,上社科的第一批通知在4月12左右,我本不做任何希望,这个时候也没什么调剂的学校可以选择了,我就一直把上社的志愿放在系统里没再理会,最后4月16日我意外地递补参加了上社的复试,并幸运地被拟录取了。
这里想告诉不幸走到调剂这一步的uus,不要放弃希望,上社也是我最开始就打算填的学校,我一直都为它留了一个名额,如果uus有想去的学校,尽量为自己的理想型留个位,调剂递补复试的情况非常常见,说不准就轮到自己了呢。
因为签了承诺书,复试相关信息不能透露,只能说调剂复试的话老师都不会为难学生,好好准备英语,不要摆烂,不要放弃,不要过于紧张,专业课能看多少是多少,老师人都很好,表现的自信大方,展现自己的风采,最后调剂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不过还是要说,考的好不如报的好,今年学硕的调剂情况非常严峻,僧多粥少,一志愿不能上岸的学硕就是地里的烂白菜,所以大家还是能一志愿上岸就一志愿上岸。
结语
考研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见过三次进面三次被刷的,也见过三战最后只有一个人上线美美一志愿录取的,我见过双考上岸的,也见过努力多年双考鸡飞蛋打一场空的,既然选择了考研,那就坚定地为之努力吧,有时努力到了极致,老天也会帮助这样的人。
失败并不可怕,甚至可能会把我们指到另一条路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大概也是人生的精彩之处吧。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课题申报、结项经验;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

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
本文责编 ? 煜雅
本期编辑 ?十月-鲲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