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机构

研究生不只做实验,下地种田也拿手!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受到国际认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让科技小院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科技小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的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模式——由研究生驻扎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十几年的探索让科技小院结出累累硕果——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张福锁院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上。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加入其中。科技小院模式也被推广到老挝和非洲地区8个国家。科技小院已成为促进农产品增收、农业增值的有力支撑,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科技小院”的大学生同村委工作人员在一起察看收成
北京郊区的“科技小蜜蜂”“你知道吗,于家务的榆黄菇、永乐店的水果萝卜、西集的羊肚菌……这些为北京市民餐桌增添鲜味儿的特色农产品,都缘起于‘科技小院’的‘科技小蜜蜂’们。”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芮玉奎是“科技小院”最早参与者之一。说起科技小院的故事,如数家珍。
西槐庄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是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出了首都环线高速,还要再赶10公里路。一直以来,这里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而且还面临老龄化严重、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挑战。
不过,西槐庄村的萝卜种植已有百余年历史,经过村内几代农艺人的辛勤培育,萝卜已经成为西槐庄村的“代言”。
2021年春天,一个“科技小院”在此揭牌,想帮助当地在“种地”上做点“新文章”。
研究生种地有啥不一样?起初,村民们也没太当回事。但他们很快发现,从选种育苗、生产种植,再到线上销售……这“科学”种地,真有一番门道。
比如冰激凌萝卜是近两年市场出现的新品种,外观由紫、绿、白三种颜色组成,切开后口味就像冰激凌一样,口感爽滑脆甜。研究生们把它们引进入村,通过科学管理,还配套了生物防控病虫害的各类设施,总结出水肥一体化仪器使用规程,为村民们整理出一套更高效、高产、高品质的种植方法。
张晓恬是第二批驻扎在西槐庄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之一,来到小院半年多,就为村里引进了牛奶珍珠玉米、冰激凌萝卜等新品种,且销售成绩都不错。
科技小院也是农民身边的“服务点”。大门天天开着,农民有事就进来,拿着苗问有啥病了,该施啥肥,问题五花八门,学生们四处求解后再给出解决方案。
就这样,每茬农作物的生长都有了科技小院的保驾护航。数据显示,到了2021年底,西槐庄村的集体收入就较上一年足足翻了三倍。
“科技小院就像一个金招牌,他们试种引进的产品都卖得不错。”西槐庄村党支部书记姜学武说,“他们用专业水准、科学种植,让西槐庄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让西槐庄农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位。”
从西槐庄科技小院揭牌至

今,中国农业大学已为这里派驻了两批研究生。学生们来到广阔的农村土地,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和智慧。他们还撰写了60万字的小院日志,为村里留下了珍贵的实践数据。
“科技小院”也为研究生们带来许多“收益”——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吴林静初来西槐庄科技小院时,她看见大棚中番茄底部腐烂,突然想起课本中的一句话:番茄缺钙会得脐腐病。“原来这就是脐腐病,是营养元素缺失的表现。”书本内容一下变成了眼前鲜活的现实场景,按照所学知识,她立刻调整施肥,番茄就再没犯过这种病,“果然实践出真知,田间地头就是最佳的实践课堂。”
芮玉奎告诉记者,“刚入学时,很多学生没有下地经历,几个月后,插秧、割稻、施肥、做饭、骑三轮……田间活样样很溜。”科技小院推动了新技术走向田间地头,实现“会种地”向“慧种地”的转变,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呵护洱海的“小院”“院士谋策农桑兴技艺,学人试锄邑里变科场”。这是云南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门口的一副对联。这个传统的白族村落,依山傍水,偎卧在洱海边,从南至北蜿蜒数里。古生村科技小院已经成为洱海保护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生动缩影。
古生村内
“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申建波告诉记者,近年来,洱海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张福锁院士据此提出了“洱海科技大会战”计划,以科技小院为依托,打响洱海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乡村振兴阵地战,探索洱海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协同的新路径。
例如,在古生村科技小院,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师生入住古生村,开展入村入户调研与科普服务,举办了节水与洱海保护、垃圾分类等科普活动、支教活动,与村民开展文化联欢、科普联欢等。这里长年驻扎着20多位高校教师、100多名研究生。
以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为依托,他们还在磻溪村建立了烟草科技小院,对当地烟农开展全程动态跟踪调查和评价,组织培训烟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服务烟叶绿色生产,降低污染等。

研究团队建立了阳溪小流域古生片区4.8平方公里试验示范区,重点突破洱海流域碳氮磷污染产生—排放—输移衰减过程;基于洱海水质目标,提出全过程、分时区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减排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人员组建了绿色高值种植和面源污染防控协同的多学科攻关团队,从绿色种植体系创新设计入手,优化传统“水稻—油菜、烟草—油菜”的种植模式,从品种、管理技术方面不断提升。比如探索引进高值“菜、花、油”油菜多功能模式、多功能高值草莓模式、全季节鲜食玉米增值模式等,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保护洱海生态环境。
除了在生产实践中搞科研创新、课题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学生还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从在村民家吃闭门羹,到频频被农户邀请到家做客吃饭;从开始讲展板就紧张得腿肚子发抖,到下面坐着一堆人都能侃侃而谈;从光会理论知识不会种地,到能够独立管理30亩油菜花田……
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还联合企业,给村民们开电商课,发掘打造乡村网红,手把手教村民们做直播、做剪辑,还组成一支“古girl组合”,排音乐剧、拍微电影,搞文创工作室设计制作古生村文创产品,个个都成了一身才艺的“多面手”。
大量的科研人员、教师和青年学生进入古生村,为古生村带来的不仅是人气,还有收入。2022年,科技小院在洱海实现了水稻增产30%、氮磷排放降低40%以上的成绩,蚕豆、草莓、土豆、油菜也都实现了绿色高值种植。科技小院的师生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都成了家人。今年,村里有年轻人开始回归,不再外出务工,而是在村里做起了生意。也有留守老人改造自家的房子准备出租,以此增加收入……
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助力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文化繁荣、乡村美丽宜居,是科技小院成立的初衷。
今年是科技小院“诞生”的第15个年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科技小院先后引进创新了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的面积累计5.66亿亩,增收节支累计达700多亿元。
3.0版科技小院立足新时代,强化党建引领,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抓手,培育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推动文化和生态振兴全面实现,打造可复制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如今,科技小院的星星之火已经呈现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1048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服务覆盖农林牧渔业的59类产业。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支持68个培养单位建设780个科技小院。
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小院确立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典型案例,向全球农业部门推广,为全球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智慧。
在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后,芮玉奎说,“真的是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我将继续培养更多专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青年学生,也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原文刊登于2023年5月11日《人民政协报》第5版生态周刊
记者:高志民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