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辅导班

…编者储卉娟面对新变化,如何判定好论文_社会学_研究生_经验

2022年12月3日,《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周年座谈会在线上举行。《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以下简称《三校文集》)每年一册,出版了二十年。共收入四万余字的长文 159 篇,发行近七万册。走入全国社会学院系师生的手中和心田。

当天,《三校文集》的编者和作者们进行了分享。他们追忆调查、写作、筛选的过程,分享硕士生培养的心得,检讨社会学教育的得失。

以下为2017 年- 2020 年《三校文集》编者储卉娟所分享内容。

△(资料图)

(注:内容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作为编者和编辑的一些心得

发言人:储卉娟

各位老师大家好,好久不见。

我跟三校论文集的关系,就如刚才郭老师(编者注:郭星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所说,我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编者之一。

当时我还在读本科,在法学院的小图书室偶尔看到了社会学系本科论文的选集。那时候正在写自己的本科论文,我读完之后觉得很震惊,没想到跟我同级或者略高几级的其他学院的同学,论文是这样写的,有自己的调查,有自己的思考,体现出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深度理解的能力,当时其实有点羡慕。这是我对于论文集最初的一个印象。

后来我到社会学读研,意识到有硕士论文集的存在,是在自己的论文入选的时候。很清楚记得那天早上,很意外,胡鸿保老师忽然给我打电话,说听说你论文写得不错,为什么不给我送一本。我才知道原来论文入选了,同时也意识到,当时系里的老师很关注这个论文集的选择,而这种关注,也意味着老师们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就是说,老师们其实非常在意自己所培养的研究生到底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对于学生来说,发现自己在努力做的事情有被看到,是很感动的。

到了2009年前后,郑老师(编者注: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找到我,希望我能够给论文集做文字编辑。其实我刚才听郑老师讲才意识到,当时论文集处于一个需要努力压缩成本才能够继续经营的状态。

所以,后面几年,我就负责把大家的论文压到55页以下,保持单倍行距,压缩图表的空间,统一参考文献,做这些技术性的处理。也是在那个过程中,我才慢慢体会到,对这些编辑细节的技术性执着,在空间极有限的状况下,其实对于一项事业的持续有着这么重要的影响。确实是要在极其细节的部分去着眼,你才能够控制成本、达到几方利益的平衡,然后把把这件事情进行下去。

尽管这项事业讲起来是基于一个跟更大的、与利益完全无关的愿景,但需要

靠各位老师、各位出版社的同仁以及各位志愿服务同学的技术性努力和苦心经营,才让这个愿景能够一直持续。

一件事情要做成不容易,但是让它不走样地一直做下去,不偏离最初的宗旨和追求,其实是更难的。所以,当2016年前后,郭老师和郑老师推荐我接替加入三校文集担任编者的时候,我感觉确实有责任和义务来承担这样的工作,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好。

接下来我想分别从编者和编辑的角度来谈谈我理解的三校论文集的意义。

各位老师已经谈了很多三校和学生培养的关系,在此我想提出的是,三校论文集除了 助和促进学生写论文,可能也在见证一个新的社会学研究状态的发生。

在2015年之后,编者在每年的选稿会上,都会花很长时间去讨论我们究竟应该选什么样的论文,而且每年的讨论都蛮激烈的。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发现有大量的学生论文开始跟以前的论文不太一样了。以前的论文可能很多都是跟随自己导师的研究兴趣,都是在一个很长很成熟的研究脉络里去进行,然后学生们尝试着做一些推进的工作。对于熟悉社会学既有研究的老师来说,比较容易能看出学生的学术积累和论文是否有真正的推进。

但是从2015年之后,也许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许是因为社会事实开始在一些全新的stage发生,我们看到大量的学生开始聚焦自己的个人体验,去做非常新的领域的经验研究。

这样的论文越来越多。一方面,这表明社会学研究开始进入一个身边世界的大发现状态。我们平常所说的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到有非常大的激发,大家在很踊跃地想要深刻理解周边发生的事实。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论文很多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在推进,它不再严丝合缝地处于传统的研究脉络当中,也没有什么既有的研究与它们在经验层面相互印证。

所以每年选择论文的时候,我们都会很犹豫,首先这些学生所描述的经验世界,老师们并不了解,甚至连它存在与否都不知道。其次,我们即使能看到他在经验上的新,也还需要商量出一个标准,对于这样的新的研究,我们怎么样去评判它?

当社会学面对新的经验世界和新的问题意识的时候,大家都需要摸索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研究?不是一定要回答传统的问题,那么要回答什么问题,不是一定要从传统的渠道去获取材料,那么如何重新理解方法与获取的材料。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三校文集最后选择某些论文,其实也是我们三位编委针对以上问题做出的一些微小的工作。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三个人的标准就是对的,或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想论文集的编选也许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大家看到新的研究在进行中,新的论文在写作,而我们在继续给大家提供一个所谓的写作模板之外,也在探索一种标准,可以 助更多的同学去探索自己的世界、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呈现到社会学的世界里面。《三校文集》最后的选目如果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或者信心,这是我们编者特别希望看到的。

最后,我想从从编辑的角度上来谈谈。刚才郑老师(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也提到,三校一直在坚持做一个苦工作,每年打电话给三校的秘书,要来当年所有的论文目录,编成附录。大家如果去看这个附录,你会看到三个学校的年轻研究者这二十年工作的合集。分开看每一年,它可能就是个index,但当二十年累积在一起,它实际上带来了一个时间的维度,这个维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线索,看到这些年社会学的研究兴趣在怎样的变化,研究的角度在怎样累积或者变迁。

虽然它只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小侧面,但也因为这来自于三个最活跃的社会学研究单位,来自于硕士研究生,而硕士阶段可能是研究兴趣最广泛且最不受限的时期,所以这20年的数据累积或许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特别的角度,去探看社会学研究者兴趣发展的趋势和脉络。

前两年,我指导的本科生曾经利用这些资源写过一篇论文,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而作为参与编纂历年目录的编辑,我能很强烈地感受到这些选题中蕴含的时代感,也深感这些数据积累不易,这里头能看到师门的传承,青年学子的关切和少年意气,也能看到三校老师们的品位和学术坚持,而这些数据都是因为各位老师20年的坚持才成为可能。我衷心地希望,如果有可能,它可以继续延展,积累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学科数据库。

以上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跟大家分享这20年的三校论文集对于我个人、青年学生和社会学学科的意义。谢谢各位老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