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复试

学术头条 研究生毕业“云答辩”,英国大规模抗体测试,一滴血预测…

??英国将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抗体测试

根据 Nature 报道,英

国政府官员 3 月 25 日表示该国已经下令进行 350 万次手指血测试,以分析受试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体,从而了解目前产生免疫的人群数量,并研究病毒的传播情况。据称,英国将持续推行数百万次类似测试。

新冠损伤男性生殖功能首个临床证据: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3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 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SARS-CoV-2 infection upon male gonadal function: A single center-based study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显示,性激素水平为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男性性腺提供了首个临床证据。研究人员再次提醒应关注育龄男性患者的生殖功能。

Nature发表管轶团队新冠论文,穿山甲携带新冠相关病毒

2 月 20 日,管轶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团队共同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表新冠相关研究论文,指出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3 月 26 日,Nature 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从走私到中国的少数穿山甲中检测到的冠状病毒,与 SARS-CoV-2 冠状病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中科院最新论文发现简单几个变异,让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力猛增4倍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和齐建勋研究员联合团队发表的最新论文。论文指出尽管“新冠病毒-受体”与“SARS病毒-受体”的结构存在很高的相似性,一些关键氨基酸的替换,却让新冠病毒拥有更强的受体结合能力。研究人员们通过计算与受体的解离常数,发现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力,约为SARS病毒的4倍。

西湖大学“新冠”研究登上Science封面,揭秘病毒进入人体那一刻

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在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中,首次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表面 S 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 ACE2 全长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展示了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详细过程。刚刚,这项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杂志的封面。这篇论文最早于 2 月 21 日发布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3 月 4 日被《Science》杂志正式接收。

JAMA发布3项新研究:胎儿是否在子宫内就已感染新冠病毒?

此前数例新生儿病毒核酸阳性报道,认为感染更可能源于分娩时的接触。但来自武汉3家医院的3项研究显示,孕妇患新冠肺炎,可能经胎盘传染子宫内胎儿。这3项研究昨日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新冠肺炎孕妇戴口罩接受剖宫产,以降低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但仍有9%新生儿感染。部分新生儿出生2小时,血液即可检出新冠病毒抗体。

吉利德宣布已申请取消瑞德西韦孤儿药资格

3月25日,FDA授予吉利德研发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孤儿药的资格,适应症为新冠病毒病(COVID-19)。但由于孤儿药资格可能会影响瑞德西韦的使用范围,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争议。3月26日,吉利德宣布已经向FDA提出申请,要求收回授予瑞德西韦的孤儿药资格,放弃相关的所有优惠权益,并表示有信心保持瑞德西韦监管审评过程的加速完成。

吃盐太多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大量研究显示,吃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而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摄入太多盐的另一个危害——削弱免疫系统。研究分别测试了小鼠和人类志愿者在高盐饮食后的免疫能力,结果显示,吃盐过多的小鼠更容易遭受严重的细菌感染。而健康的人类志愿者在日常饮食基础上每天多吃6g(约为一茶匙)食盐,持续一星期后,从体内取出的中性粒细胞的抗菌反应更弱。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盐分摄入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削弱了免疫系统。

人的牙齿能反映一生的不同生理阶段

一项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显示,人口腔中的牙齿在形成后,仍然会出现动态的变化。牙齿根部每年新形成的牙骨质微结构,会随着人进入不同的生理阶段(生殖期、更年期和疾病阶段)而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近50颗人类的牙齿(年龄区间从25至69岁),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疾病史和生活信息(年龄和疾病等)会对牙根上的“牙骨质带”会产生永久性改变,而两者在时间上密切相关。这项发现或能用于研究人类生活史的演化。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代谢干预治疗肝衰竭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与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余祖江团队及美国NIH教授庄正平团队合作在肝衰竭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共同揭示了肝衰竭的代谢重编程机制,提出代谢干预治疗肝衰竭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尖端科学》。

茶多酚蛋白自组装水凝胶可精准调控肠道健康

如何实现“未来食品”(Future Food)对营养健康的精准调控,是科学家们普遍关心的议题。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胡冰团队构建了一种新的食品分子加工新策略,有望精准调控肠道健康。3月24日,相关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ACS Nano)。

科学家揭示蚜虫翅型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王进军带领团队发现小分子RNA介导生物胁迫因子调控蚜虫翅型分化与翅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有利于寻获新的小分子RNA控制剂靶标,为蚜虫类害虫防控提供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一滴血”预测老年痴呆,15年临床跟踪UCSD钟声团队带来液体活检突破

3月26日,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钟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与Edward Koo教授、Genemo公司(rnadiagnosis.com)合作,在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上报告了最新开发的一项液体活检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只需要验血,可以早在患者还没有出现认知障碍时就做出诊断预测。经过长达15年的临床跟踪,研究人员目前已在来自6个中心的8个独立人群中验证了这项技术的预测能力。

广西科技厅撤销12家院士工作站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网站发布通知,公布撤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等12家单位建设的广西院士工作站名单。

北大药学院院长论文造假?同组院士回应

今年1月,曾供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Elisabeth Bik在pubpeer网站上指出,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周德敏作为通讯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学术论文,存在明显的一图多用现象。其中包括一篇发在Science上的重磅论文。这让周德敏陷入涉嫌学术造假风波中。3月26日晚,与周德敏同课题组的中科院院士、北大药学院教授张礼和回应《中国科学报》:“北京大学已经做过调查,发表的(论文)结果都没有问题。”

河北大学129名研究生参加毕业论文“云答辩”

日前,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中129名研究生中有122名硕士研究生和7名博士研究生以“云答辩”的方式完成了毕业论文预答辩。据悉这129名研究生共分为7个预答辩组。他们主要通过QQ分享屏幕和腾讯会议的方式完成预答辩工作,每位同学先分享屏幕,再进行PPT演示,最后由各位老师评委依次点评,指出学生论文中的不足和缺陷。

京汉高校毕业生线上招聘活动启动

“携手同心职为你来——京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线上招聘活动”3约6日启动,将持续到4月30日。北汽集团、小米等企业岗位需求将向武汉地区毕业生持续推送。

合肥公交推出“高校复学专线” 车站至学校点对点开行

从合肥公交集团获悉,该公司从即日起推出 ” 高校复学专线 “,根据各高校复学时间,开行由合肥南站、合肥火车站、市内各长途汽车站开往各高校的定制复学专线,实行定时定点发车,为在肥高校师生顺利复课提供满意安心的出行服务。

第五批宁

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公布,共8个中心

宁波市教育局正式下发文件,公布了第五批宁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宁波大学牵头的“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中心榜上有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四处申请代码调整说明

优化申请代码设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之一,2020年,信息科学部作为试点学部,重新梳理了一级和二级申请代码,不再设置三级申请代码。根据学部工作部署,信息科学四处多次组织领域专家围绕优化学科布局这一基金改革目标,对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F04)、光学和光电子学(F05)两个学科的申请代码进行了调整。

我国“可燃冰”试采创造两项世界纪录

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受疫情影响,韦伯太空望远镜研发工作再度推迟

根据 Nature 报道,美国国家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项目因疫情爆发而被再度推迟。韦伯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太空望远镜,原本计划在 2021 年 3 月发射,它将在太空中观测宇宙深处的行星和星系,为早期和现代宇宙研究提供线索。

山东出台法规突围“人才大战,高校可直接考核引进急缺人才

3月26日下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就人才培养与开发、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与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该条例将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高校可直接考核引进急缺人才,科研机构等可按规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