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机构

焦点透视 研究生变成小学生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123万,近70%的学生为了逃避眼下就业的压力,为了取得将来更高的就业砝码,选择了考研。方欣刚刚从北大研究生报名处走出来,抹着一脸的汗迹说:“我只能考研,现在找工作特别难,有了研究生的文凭可能会好些。”作为今年刚刚毕业的计算机系的毕业生,他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工作。大学一毕业就面临失业,这在当年入学时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李老师说:“我们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考研。”

北方交通大学负责分配的杨老师说:“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我们学校60%的学生报考了研究生。”

123万大学毕业生,大部分选择考研,再加上社会的在职考研队伍,有近百万人来挤考研这个独木桥,这个桥的承受能力怎么样?这座桥又和20年前的那座高考之桥何其相像啊。

当年,莘莘学子纷纷涌向高考的大门。在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他们有理由被称为“天之骄子”。但十几年过去了,“出路何在”再次被大学生们当作头等大事考虑。当然,对于读书人来讲,没有什么比继续读书能更直接地解决人生麻烦了。

“研究生录取率为30%”,北方交大的杨老师说。为了考研而拼搏2-3年,抛弃一切的大有人在。然而当他们再次成功穿越了独木桥,步入更高殿堂后,他们是不是就真的成功了,幸运了呢?

扩招以后质量堪忧

更多的本科毕业生,更多的报考者需要更多的深造机会。教育部负责人说会通过增设一些硕士点来扩大人数。但学生们却并不卖帐,北大的在校研究生王涛说:“每个学校能上硕士点的都已经拼了命申请硕士点,没申请上的条件的确是过不去,现在教委为了扩招而‘增设’,明摆着就是降低硕士点的要求嘛。”

在广州某高校,一位教授一年要带30多名硕士生,这比有些专业一个本科班的人数还要多。而西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说,近年来,他每年带的博士都有六七名。这让众人对“研究生”中的“研究”二字不免产生怀疑。曾几何时,见到佩戴红字校徽,头戴硕士帽站在礼堂前的毕业典礼上拍照的场景,我们总是抱有一种莫名的羡慕和崇敬。考研和考博,在很多人的眼里,那是一种做学问的专利,但是今天,一锅粥式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却让我们惊讶,研究生还算是一种精英教育吗?

教育部门的好心只能局部地解决名额不足的矛盾,却不能解决人才配置滞后于现实的问题。就在研究生报考的专业上,报考本科时“热门过热,冷门过冷”的现象又出现了。

“为了提高学历程度,增强就业实力,大家报考电信等应用型专业较多,研究性的学科不多。”这是记者调查了北大、人大和北方交大的结果。

又是一轮恶性循环?

辛苦考研和三年的苦读,无非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前程。可是,按目前这种状况,考研大军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回报呢?前几年的

扩招,已经隐隐约约现出了苦果。32岁的王小姐是从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管理学院毕业的一名研究生,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仍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西安工业学院电子仪器专业毕业的她,23岁就进入了研究所工作,工作了四年,稳定、没有激情的工作让她感到了前途的无望。最终她报考了工商管理学硕士,抛弃了稳定的工作,来到了北京。为了最基本的生活,她边工作边考试,用了两年的时间,她终于如愿以偿。每次拿着辛苦挣来的四万元去交学费的时候,她就用一种更美好的未来来安慰自己。

但毕业后,她去外企应聘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她自己都觉得奇怪,三年的“与国际性接轨的专业学习”之后,她居然连最起码的英语都不能过关。

似乎时尚和追风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当人才市场的价值取向成为“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谢绝专科生”的时候,人们的眼光又开始了另外一种追求——考研。考研者把它仅仅当成了一种谋取职业的敲门砖。如果我们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来形容高考,而今考研亦成了另外一座独木桥。

但随着研究生数量增加,质量下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正视自己的人才需求。大量的硕士生又开始准备着考博了。

沈阳农业大学的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系80%的同学决定继续考博士。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辽宁大学俄语专业,近50%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决定继续考博。继续攻读博士的动机各样,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这会不会又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呢?

但这并不能阻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

居住在北京的一个角落的半地下室里的刘民,已经拼了三年了,每年都是名落孙山。

“我一定要继续下去。”他信誓旦旦地说,从他坚定的口气里,记者希望看到他成功的瞬间的喜悦。但即使考上,未来又会如何呢?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