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考研

2014年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4年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2.走马楼吴简

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时期吴国的简牍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232)至嘉禾六年(237)的年号。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至120字,竹简每枚30字至40字。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经初步统计,数量达10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此简牍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现由湖南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收藏。

3.萧规曹随

西汉曹参全盘继承萧何而为政之事。萧,指萧何,汉朝的开国相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各种律令制度皆由萧何亲手制定。萧何死后,曹参继而为相国。凡萧何制定之制度法规,曹参都照行不变。汉朝的各种事业因之而有了一个稳定持续的局面。

4.吴声西曲

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歌。吴声流行于晋、南北朝间,是清商乐中出自江南的吴声歌曲,又称江南吴歌。西曲是清商乐中出自江、汉一带的“荆楚西声”,或称西曲歌。两者内容多为情歌,风格均较柔婉抒情,但由于语言、地域、风俗习惯等差异,又各具不同特色。吴声西曲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

5.玄武门之变 ?

唐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政变。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巨大军功。李建成为巩固地位,与四弟李元吉结盟共同对付秦王。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取得了太子地位。之后,高祖让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开启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6.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7.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8.三朝北盟会编

南宋徐梦莘编,宋代史学名著,全书二百五十卷,采编年体例。“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作者徐梦莘将同时期的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按年月日标示事目,加以编排,征引的文献达二百多种。

9.韩儒林

近代历史学家。河南舞阳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1936年回国,曾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讲师,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从事蒙元史、西藏史、西域史研究,著有《穹庐集》《韩儒林文集》《元朝史》等。

10.夏元吉

明初重臣。字维喆,明代湘阴(今湖南湘阴)人。洪武时以乡荐入太学,太祖用为户部主事,因处事有方,为尚书郁新所器重。成祖即位,进户部尚书,与蹇义等详定赋役诸制。永乐元年(1403年),主持浙西水利,多有建树。历事五朝。曾主持财政二十七年,时国用虽繁,而支应无误。著有《夏忠靖公集》。

二、简答题

1.分析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瓦解和侯景之乱后梁朝衰亡的原因

(一)淝水之战是前秦企图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它的结局对前秦的灭亡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前秦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具体来说主要有:

(1)贸然发动战争,战略失误。前秦任用王猛进行改革,使得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等更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总的来说,改革时间不长,基础不够巩固,整体实力非十分强大,而苻坚错误估计了形势,不顾众人反对,发动了对东晋的进攻。淝水之战中前秦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只剩十多万人,这严重削弱了前秦的军事实力,对前秦的灭亡造成了重要影响。

(2)内部不团结,矛盾众多。前秦政权是氐族苻健建立的,苻健优待士族,尊崇儒学,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氐族、汉族矛盾。汉人王猛实行改革时就遭到了许多氐族豪强的反对。王猛以铁腕手段诛杀豪强,才使得改革得以推行,这无形中加重了内部矛盾。淝水之战后这种矛盾逐渐突出。

(3)后燕的威胁。384年,前燕贵族建立后燕。次年,后燕出兵灭了前秦。

(二)梁朝灭亡是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主要有:

(1)经济衰败,士族力量削弱。侯景之乱历时近五年,对梁朝社会造成重大破坏。残暴的侯景军在江东地区大肆烧杀抢掠,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士族势力也在此次内乱中受到沉重打击,这严重削弱了维系梁朝统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内部纷争不断。梁武帝在侯景之乱中被活活饿死,这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梁武帝子孙为争王位,纷纷自立,互相攻打,局面混乱。

(3)统治残暴,民怨沸腾。梁武帝对百姓的统治相当残酷,迫害无辜,每年判处两年以上徒刑的就达5000人之多,这引起了人民的不满,陈霸先力量的壮大与此不无关系。

2.分析元明辅政制度的变化

(一)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 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左、右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二)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者处以极刑。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三)明代内阁制度。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设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等五殿阁大学士,秩正五品,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处理政务公文。这些大学士于宫内殿阁办公,亦称内阁学士,至永乐年间发展成较为正规的内阁制度。明初的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并无独立裁决事务的权力,只是皇帝的助理、秘书班子。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其工作也由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上进”,亦谓“条旨”。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英宗以后内阁制度的继续发展。内阁大学士大夫排名有先后,到英宗天顺时,位居第一者开始有了“首辅”的尊称,其次者称次辅,余人称群辅。首辅并非制度规定,而是在实际政务运作中形成的,一般指大学士大夫入阁最早、资历最深、加官最高者,而此人又通常最受皇帝信任。后来票拟权专归于首辅,更加大了其与其他辅臣的身份差距。六部凭借其最高行政机构身份,时常与内阁相抗,但最晚到嘉靖时期,内阁朝会班次已列于六部之前,在阁、部之争中占了上风。

三、论述题

1.结合科举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一)形成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2)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4)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5)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二)历史影响:

(1)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2.论述周公及其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与孔子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周公对中国政治思想的贡献十分卓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公是后世许多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创立者,无论哪个朝代,都将周公放置在极高的地位,其“以德治国”理念更是被推崇。

作为周王朝的缔造者,周公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具有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如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之后,周朝基本沿袭这些制度。秦之后虽然对部分制度有所革除,但这些制度反映出的政治理念依然被沿用。如嫡长子继承制在后世继承制度上依然至关重要,时常被援引。“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政治思想常被援引来劝谏帝王施行仁政。

在政权合法性构建上,周公树立了“以德配天”的政治理念;在政治制度化构建上,周公采用制作礼乐的方式;在统治策略上,周公采取“明德慎罚”的策略。这些是后世施行政治统治的准绳。如,孔子尊奉周公设置的礼制,刘歆为王莽篡汉而祭出周公制定的周礼,韩愈为辟佛老而宣扬周公树立起来的儒学道统,等等,都是周公政治思想影响后世深远的表现。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孔子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礼”是指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仁”既是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准 则。为创立理想社会,孔子主张通过躬行“内圣外王”的途径达到“大同”的目的。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无论地位贵贱,都可接受教育。他提出“因材施教”等理念用于教育平等。孔子还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这些都被后世所推崇,甚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今日看来是糟粕的东西也在后世文化中有显著的表现。

孔子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周礼》,撰写了《春秋》,表明效法先哲而为后世立法。 后世将他与周公并称为“周孔”,被视为道统的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儒学,一直到现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最尚地位。

?

2014年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2.走马楼吴简

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时期吴国的简牍数量大约有10余万片,多达200余万字,这批简犊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签牌和封检等,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232)至嘉禾六年(237)的年号。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至120字,竹简每枚30字至40字。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官刺等类。经初步统计,数量达10余万片,超过全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是上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此简牍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现由湖南省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收藏。

3.萧规曹随

西汉曹参全盘继承萧何而为政之事。萧,指萧何,汉朝的开国相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各种律令制度皆由萧何亲手制定。萧何死后,曹参继而为相国。凡萧何制定之制度法规,曹参都照行不变。汉朝的各种事业因之而有了一个稳定持续的局面。

4.吴声西曲

东晋南朝时期的民歌。吴声流行于晋、南北朝间,是清商乐中出自江南的吴声歌曲,又称江南吴歌。西曲是清商乐中出自江、汉一带的“荆楚西声”,或称西曲歌。两者内容多为情歌,风格均较柔婉抒情,但由于语言、地域、风俗习惯等差异,又各具不同特色。吴声西曲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

5.玄武门之变 ?

唐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政变。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巨大军功。李建成为巩固地位,与四弟李元吉结盟共同对付秦王。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取得了太子地位。之后,高祖让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开启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6.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7.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8.三朝北盟会编

南宋徐梦莘编,宋代史学名著,全书二百五十卷,采编年体例。“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作者徐梦莘将同时期的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按年月日标示事目,加以编排,征引的文献达二百多种。

9.韩儒林

近代历史学家。河南舞阳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1936年回国,曾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讲师,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从事蒙元史、西藏史、西域史研究,著有《穹庐集》《韩儒林文集》《元朝史》等。

10.夏元吉

明初重臣。字维喆,明代湘阴(今湖南湘阴)人。洪武时以乡荐入太学,太祖用为户部主事,因处事有方,为尚书郁新所器重。成祖即位,进户部尚书,与蹇义等详定赋役诸制。永乐元年(1403年),主持浙西水利,多有建树。历事五朝。曾主持财政二十七年,时国用虽繁,而支应无误。著有《夏忠靖公集》。

二、简答题

1.分析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瓦解和侯景之乱后梁朝衰亡的原因

(一)淝水之战是前秦企图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它的结局对前秦的灭亡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前秦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具体来说主要有:

(1)贸然发动战争,战略失误。前秦任用王猛进行改革,使得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等更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总的来说,改革时间不长,基础不够巩固,整体实力非十分强大,而苻坚错误估计了形势,不顾众人反对,发动了对东晋的进攻。淝水之战中前秦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只剩十多万人,这严重削弱了前秦的军事实力,对前秦的灭亡造成了重要影响。

(2)内部不团结,矛盾众多。前秦政权是氐族苻健建立的,苻健优待士族,尊崇儒学,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氐族、汉族矛盾。汉人王猛实行改革时就遭到了许多氐族豪强的反对。王猛以铁腕手段诛杀豪强,才使得改革得以推行,这无形中加重了内部矛盾。淝水之战后这种矛盾逐渐突出。

(3)后燕的威胁。384年,前燕贵族建立后燕。次年,后燕出兵灭了前秦。

(二)梁朝灭亡是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主要有:

(1)经济衰败,士族力量削弱。侯景之乱历时近五年,对梁朝社会造成重大破坏。残暴的侯景军在江东地区大肆烧杀抢掠,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士族势力也在此次内乱中受到沉重打击,这严重削弱了维系梁朝统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内部纷争不断。梁武帝在侯景之乱中被活活饿死,这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梁武帝子孙为争王位,纷纷自立,互相攻打,局面混乱。

(3)统治残暴,民怨沸腾。梁武帝对百姓的统治相当残酷,迫害无辜,每年判处两年以上徒刑的就达5000人之多,这引起了人民的不满,陈霸先力量的壮大与此不无关系。

2.分析元明辅政制度的变化

(一)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 中央设中书省,中书令是虚衔,由皇太子兼领。中书令之下,有左、右丞相,是实际的宰相。下面有平章政事,及右丞,左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面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另有侍郎为副,与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二)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者处以极刑。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三)明代内阁制度。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设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等五殿阁大学士,秩正五品,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处理政务公文。这些大学士于宫内殿阁办公,亦称内阁学士,至永乐年间发展成较为正规的内阁制度。明初的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并无独立裁决事务的权力,只是皇帝的助理、秘书班子。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其工作也由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上进”,亦谓“条旨”。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英宗以后内阁制度的继续发展。内阁大学士大夫排名有先后,到英宗天顺时,位居第一者开始有了“首辅”的尊称,其次者称次辅,余人称群辅。首辅并非制度规定,而是在实际政务运作中形成的,一般指大学士大夫入阁最早、资历最深、加官最高者,而此人又通常最受皇帝信任。后来票拟权专归于首辅,更加大了其与其他辅臣的身份差距。六部凭借其最高行政机构身份,时常与内阁相抗,但最晚到嘉靖时期,内阁朝会班次已列于六部之前,在阁、部之争中占了上风。

三、论述题

1.结合科举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一)形成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2)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4)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5)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二)历史影响:

(1)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

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2.论述周公及其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与孔子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周公对中国政治思想的贡献十分卓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公是后世许多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创立者,无论哪个朝代,都将周公放置在极高的地位,其“以德治国”理念更是被推崇。

作为周王朝的缔造者,周公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具有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如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之后,周朝基本沿袭这些制度。秦之后虽然对部分制度有所革除,但这些制度反映出的政治理念依然被沿用。如嫡长子继承制在后世继承制度上依然至关重要,时常被援引。“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政治思想常被援引来劝谏帝王施行仁政。

在政权合法性构建上,周公树立了“以德配天”的政治理念;在政治制度化构建上,周公采用制作礼乐的方式;在统治策略上,周公采取“明德慎罚”的策略。这些是后世施行政治统治的准绳。如,孔子尊奉周公设置的礼制,刘歆为王莽篡汉而祭出周公制定的周礼,韩愈为辟佛老而宣扬周公树立起来的儒学道统,等等,都是周公政治思想影响后世深远的表现。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孔子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礼”是指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仁”既是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准 则。为创立理想社会,孔子主张通过躬行“内圣外王”的途径达到“大同”的目的。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无论地位贵贱,都可接受教育。他提出“因材施教”等理念用于教育平等。孔子还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这些都被后世所推崇,甚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今日看来是糟粕的东西也在后世文化中有显著的表现。

孔子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周礼》,撰写了《春秋》,表明效法先哲而为后世立法。 后世将他与周公并称为“周孔”,被视为道统的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儒学,一直到现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最尚地位。

?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